党报头条官网>>乡村振兴
一根驻村接力棒,帮助老村展新颜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刘召部 发布时间:2021-01-01 15:4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宣部主管的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临沂市孙隆村始建于东汉末年,坐落在沂蒙山腹地,三面环山,南临汶河,是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钟灵毓秀的古村落。然而几年前,村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没有变为发展红利。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沂南县农业农村局2017、2018年相继派驻了杨大胜、左世福和我到这里组成第一书记工作组,如何让这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我们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四处协调资金、项目,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切身感受到村庄可喜变化的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以下是这个村的几个故事:

 一、李大娘家门口有了新变化

 村里勤奋好学的青年小戴,2018年参加高考取得了理科501分的优异成绩。他的母亲早年因病去世,父亲在某屠宰厂打工时,手指头受伤住院,令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他的奶奶李大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头部,十几天昏迷不醒,动了两次手术,终于捡回了条命。

 得知上级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申请后,我带领村干部,积极入户了解,并将村里大学新生信息录入电脑,为小戴申请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后经县一中、团县委等部门层层审核,他获得5000元资助,被聊城大学录取,开启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直到第二年,一次无意的机会,从另外一些村民口中得知,李大娘逢人就夸驻村干部的好。李大娘也在政府帮扶下于2018年成功脱贫。

 为了尽快给村里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我们用尽浑身解数争取项目。杨大胜带队请曲阜市古建筑设计院李一中院长现场指导、聘请市县规划设计院专家到村实地勘察、反复优化申报方案,成功申报了山东省首批美丽村居试点项目,争取到760万元项目资金,成为全县唯一的省首批美丽村居项目试点村。

 通过这个项目,李大娘的家门口原本破旧的院墙重建得焕然一新、上百年的泥巴路上整齐划一地铺设了青砖、石板,再点缀青石子,形成了一道独特、实用而又靓丽的风景线。接着,因地制宜修建了小型停车场、精致的礼乐文化活动广场。

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从此,李大娘等周边群众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出门乘凉、散步、健身时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二、全力解决群众堵心事

 之前每每遇到大暴雨,村油坊北路面下本已损坏的管涵,被上游秸秆、杂草淤堵,排水不畅,泛黄的雨水直接没过路面,流进两侧的大棚,黄瓜、茄子等农作物被水淹没,经济损失惨重。依靠蔬菜大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菜农特别心疼、发愁。

 “群众有所呼,驻村有所应。”刚刚到村的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和村干部到现场多番研讨,决心解决这一难题。

 “领导又不会来这里看,修这地方干什么?”“不集中精力干大事,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干什么?”异样的声音并不是没有。

 “管上级来不来看干什么?群众利益无小事。”杨大胜心系群众,不摆花架子,一身正气,给了我迎难而上、破除质疑的底气,也稳住了全村的“军心”。

 我们争取项目将损坏的管涵拆除,原址新建桥梁一座,彻底清理沟道内外的各种杂物,解决了遇洪水淤塞造成农田内涝的历史遗留问题,全程村集体还不用花一分钱。在沂南县今年8 月14日遭遇的历史最大暴雨中,桥梁迅速排出了大量雨水,庄稼免受涝害,最大限度得降低了灾害损失。

 如今,菜农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起早贪黑精心栽植的蔬菜被淹了。原来眉头不展的菜农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每次经过这里,菜农都让摘些新鲜蔬菜带回宿舍,我们都婉言谢绝。

 群众的笑容,就是给我们的最好奖励!

 三、“终于有了条能会车的路”

 尽管孙隆村紧邻313省道,但因之前村庄缺乏规划,村内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十分狭窄,就连普通的私家车都无法会车,驾车出行、物资运输十分不便。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再修一条宽路!”

以前的村内主干道,非常狭窄。

 修路就要先拆迁,“拆迁难”成为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只“拦路虎”,让我们碰了不少钉子、遭遇了不少冷言冷语。

 在费力拆除了河道里的一座杂货店后,另一户群众又拒绝拆迁。

 他的房子占地3分(约200平方米),院子里种有山楂树、槐树、杜仲树,又是他的婚房,他舍不得拆,修路项目就一时无法落地。

 我们怀揣着滚烫的心积极奔走,得到了全体村干部和绝大多数党员群众的积极支持,大家心平气和、一门心思对该户做耐心细致得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得到妥善安置的基础上,他终于同意拆迁。

 现在,原来的住宅原址已经是宽敞、洁净的花岗岩铺装路面,村里终于根除了南北向主干道无法会车的顽疾。拆出的建筑石料就地垒了5个花坛,栽植柳树、冬青、翠竹,修建了6个停车位,沿路增设了护栏,道路两侧墙体精心绘制了图文并茂的壁画,既美化了村庄,又提高了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保存老路方便步行,新修道路助力乡村“加速”。

 过年前后,回村探亲的群众驾车从这条路上加油门“呼呼”得跑过去,带着周边树枝摇摇晃晃,仿佛是在跟过去的窄路挥手道别。

 景怡人、桥连心,路通畅,千家万户总关情。积极响应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经过我们全村干部群众近四年奋战,今天,古老的孙隆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所有贫困户早已提前两年脱贫,新修的48里环山路、沿河路、户户通连接了四面八方,更连接到了群众心坎上,卫生室拔地而起,休闲采摘农业初显成效,村“两委”干部卯足了劲干事,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甜。

 敢为人先争取试点项目,千方百计做通“钉子户”工作,多办老少爷们最急最盼最忧的事,在发展中不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的杨书记已经任职期满。今年上级又选派了优秀行长孟祥军同志充实到驻村队伍,并肩作战的我们仨,仍在村头巷尾忙碌不停……

(作者系沂南县农业农村局派驻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孙隆村第一书记 刘召部)


责任编辑:周益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一根驻村接力棒,帮助老村展新颜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01-01 15:49:43
       临沂市孙隆村始建于东汉末年,坐落在沂蒙山腹地,三面环山,南临汶河,是一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钟灵毓秀的古村落。然而几年前,村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没有变为发展红利。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沂南县农业农村局2017、2018年相继派驻了杨大胜、左世福和我到这里组成第一书记工作组,如何让这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我们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四处协调资金、项目,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切身感受到村庄可喜变化的村民无不交口称赞。 以下是这个村的几个故事: 一、李大娘家门口有了新变化 村里勤奋好学的青年小戴,2018年参加高考取得了理科501分的优异成绩。他的母亲早年因病去世,父亲在某屠宰厂打工时,手指头受伤住院,令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他的奶奶李大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伤头部,十几天昏迷不醒,动了两次手术,终于捡回了条命。 得知上级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申请后,我带领村干部,积极入户了解,并将村里大学新生信息录入电脑,为小戴申请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助学金。后经县一中、团县委等部门层层审核,他获得5000元资助,被聊城大学录取,开启了全新的人生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直到第二年,一次无意的机会,从另外一些村民口中得知,李大娘逢人就夸驻村干部的好。李大娘也在政府帮扶下于2018年成功脱贫。 为了尽快给村里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我们用尽浑身解数争取项目。杨大胜带队请曲阜市古建筑设计院李一中院长现场指导、聘请市县规划设计院专家到村实地勘察、反复优化申报方案,成功申报了山东省首批美丽村居试点项目,争取到760万元项目资金,成为全县唯一的省首批美丽村居项目试点村。 通过这个项目,李大娘的家门口原本破旧的院墙重建得焕然一新、上百年的泥巴路上整齐划一地铺设了青砖、石板,再点缀青石子,形成了一道独特、实用而又靓丽的风景线。接着,因地制宜修建了小型停车场、精致的礼乐文化活动广场。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从此,李大娘等周边群众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出门乘凉、散步、健身时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二、全力解决群众堵心事 之前每每遇到大暴雨,村油坊北路面下本已损坏的管涵,被上游秸秆、杂草淤堵,排水不畅,泛黄的雨水直接没过路面,流进两侧的大棚,黄瓜、茄子等农作物被水淹没,经济损失惨重。依靠蔬菜大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菜农特别心疼、发愁。 “群众有所呼,驻村有所应。”刚刚到村的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和村干部到现场多番研讨,决心解决这一难题。 “领导又不会来这里看,修这地方干什么?”“不集中精力干大事,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干什么?”异样的声音并不是没有。 “管上级来不来看干什么?群众利益无小事。”杨大胜心系群众,不摆花架子,一身正气,给了我迎难而上、破除质疑的底气,也稳住了全村的“军心”。 我们争取项目将损坏的管涵拆除,原址新建桥梁一座,彻底清理沟道内外的各种杂物,解决了遇洪水淤塞造成农田内涝的历史遗留问题,全程村集体还不用花一分钱。在沂南县今年8月14日遭遇的历史最大暴雨中,桥梁迅速排出了大量雨水,庄稼免受涝害,最大限度得降低了灾害损失。 如今,菜农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起早贪黑精心栽植的蔬菜被淹了。原来眉头不展的菜农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每次经过这里,菜农都让摘些新鲜蔬菜带回宿舍,我们都婉言谢绝。 群众的笑容,就是给我们的最好奖励! 三、“终于有了条能会车的路” 尽管孙隆村紧邻313省道,但因之前村庄缺乏规划,村内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十分狭窄,就连普通的私家车都无法会车,驾车出行、物资运输十分不便。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再修一条宽路!”以前的村内主干道,非常狭窄。 修路就要先拆迁,“拆迁难”成为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只“拦路虎”,让我们碰了不少钉子、遭遇了不少冷言冷语。 在费力拆除了河道里的一座杂货店后,另一户群众又拒绝拆迁。 他的房子占地3分(约200平方米),院子里种有山楂树、槐树、杜仲树,又是他的婚房,他舍不得拆,修路项目就一时无法落地。 我们怀揣着滚烫的心积极奔走,得到了全体村干部和绝大多数党员群众的积极支持,大家心平气和、一门心思对该户做耐心细致得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得到妥善安置的基础上,他终于同意拆迁。 现在,原来的住宅原址已经是宽敞、洁净的花岗岩铺装路面,村里终于根除了南北向主干道无法会车的顽疾。拆出的建筑石料就地垒了5个花坛,栽植柳树、冬青、翠竹,修建了6个停车位,沿路增设了护栏,道路两侧墙体精心绘制了图文并茂的壁画,既美化了村庄,又提高了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保存老路方便步行,新修道路助力乡村“加速”。 过年前后,回村探亲的群众驾车从这条路上加油门“呼呼”得跑过去,带着周边树枝摇摇晃晃,仿佛是在跟过去的窄路挥手道别。 景怡人、桥连心,路通畅,千家万户总关情。积极响应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经过我们全村干部群众近四年奋战,今天,古老的孙隆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所有贫困户早已提前两年脱贫,新修的48里环山路、沿河路、户户通连接了四面八方,更连接到了群众心坎上,卫生室拔地而起,休闲采摘农业初显成效,村“两委”干部卯足了劲干事,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甜。 敢为人先争取试点项目,千方百计做通“钉子户”工作,多办老少爷们最急最盼最忧的事,在发展中不断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的杨书记已经任职期满。今年上级又选派了优秀行长孟祥军同志充实到驻村队伍,并肩作战的我们仨,仍在村头巷尾忙碌不停……(作者系沂南县农业农村局派驻临沂市沂南县依汶镇孙隆村第一书记 刘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