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扬长培优 提质增效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作者:刘华新 发布时间:2022-10-13 17:38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谋划先行,保证方向正确和目标清晰


  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人民日报出版社对标《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把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对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了全局化的部署,并纳入出版社“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


  第一,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双效统一”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出好书”的出版理念;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策略,在严把政治方向关、出版导向关、价值取向关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确保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始终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二,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客观看待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辩证关系,将融合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全社各项业务中。要“有”更要优,通过打造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精品项目和创新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手段,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使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确保改革发挥最大效益。


  第三,统筹规划发展布局。在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下,坚持全员参加与专人负责相结合。树立整个出版社及旗下《人民周刊》杂志社“一盘棋”意识,在加强组织领导和实施重点布局方面共同发力,自上而下逐级抓好贯彻落实,既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图书编辑、营销人员的融合发展主动性、积极性,也强化融合发展部门专职人员的创造性、开拓性,合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内容为王,坚持精品引领和优势互补


  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下属出版单位,是人民日报独特地位和职责使命在图书出版领域的重要延伸和体现,既拥有人民日报优质内容和人才的资源优势,又拥有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敏锐性兼备的专业特长。人民日报出版社在人民日报社深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整体思路下,立足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打造重点领域内容精品,协同合作整合资源,强化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内容建设,大力推进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发挥出版社内容资源和编辑把关优势,优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结构。一方面依托原有优质传统出版资源,特别是已成品牌的党政类、新闻类传统纸书内容资源,持续做好电子书、有声书、集图文音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图书等多形态数字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原创优质内容建设,从火热社会实践和群众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发现选题,大力开发纯电子书、电子杂志等独立数字产品。同时,对优质版权资源进行开发,围绕IP打造品牌标识,开发文创周边产品和影视、音视频等衍生产品。


  第二,坚持精品引领、精品带动,积极培育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优质项目。把项目作为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组织形式,瞄准行业需求,突出重点领域,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创意策划,大力孵化培育体现人民日报特色优势、拥有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具有广泛影响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出版项目,如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和“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的《习近平用典》系列融媒体出版物等。有力发挥重点项目和精品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出更多双效俱佳的标杆性拳头产品,打造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品牌。


  第三,加强协同合作,通过版权合作、共同策划、联名共建等方式整合更多优质内容资源。一方面积极对接报社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机制,与报社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加强沟通联络;另一方面广泛联合业内外相关单位,开展业务交流和跨界合作。通过更多样、更频繁的交互和联动有效对接资源,在内容、技术、渠道、人才、市场开发等方面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赋能。


  效果导向,创新呈现方式和传播手段


  《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效果导向”“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对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构建融媒体出版传播体系,人民日报出版社坚持市场导向、效果导向,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


  第一,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适应数字时代网络传播分众化、差异化趋势,不断跟踪研究适合受众特点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传播技巧。围绕《实施意见》中“新型阅读需求”“适合网络传播”“多介质、多角度延伸”“新型传播手段”“全媒体运营推广”等关键词,积极贴近读者,增强服务意识,关注技术影响,探索从内容立意、编排形式,到呈现方式、传播手段等都更受读者欢迎的融合产品和服务,在充分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的同时,促使用户体验得到有效提升,构建内容增值、产品增效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体系。


  第二,加强融媒体运营推广。对融合发展项目进行融合营销传播设计,使得优质出版内容与多元营销传播形成良性互动,提高融合发展产品和服务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一方面以入选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官方抖音号为基础,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微博及《人民周刊》杂志社网、端、微等多种传播手段,形成融媒体传播矩阵;另一方面在策采编发各环节加强沟通协作,根据各平台内容传播定位进行各种生产要素和媒介资源的有效整合,放大一体效能。同时,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模式及销售渠道,如探索提升用户参与感的短视频营销和直播带货等,精准营销传播,直达目标读者。


  第三,积极推动融合共生。以往提到出版融合,多是出版与技术的融合,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并不普遍。《实施意见》提出“在出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出版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融合发展新模式”“释放产业链各要素活力”,拓宽了出版融合发展思路,既要内部融合,也要向外融合。通过向外进行资源融合、业务融合乃至机构融合,出版单位可解决独自开展融合发展业务时的掣肘之处,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尤其有助于以内容IP运作为驱动,打造多层次、多向性和多元化的产品线,构建附加值高、功能多样的“出版+”业态。


  深化改革,健全出版融合发展保障体系


  构建融合出版结构体系,赋能数字时代传统出版业务转型升级,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围绕构建协调机制、建强人才队伍、加强资源保障等,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体制机制上为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第一,建立出版融合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履行融合发展主体责任,社长亲自抓,社务会统筹部署,分管领导指挥落实,全体员工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一方面成立融合发展中心,整合原有融合发展相关业务、人员、资源,作为具体落实的专职部门和“先头部队”,开拓、引领出版社整体融合发展业务创新;另一方面申请成立工作室,整合出版社出版资源与旗下《人民周刊》杂志社采编资源,联合打造分众化的融媒体产品,实现出版优势与媒体优势互补。


  第二,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一是通过从现有部门和岗位中深度挖潜,引导、培养传统人才转型,同时有针对性地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充实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二是通过健全融合发展制度体系、新型人才培养和考核激励体系,将融合出版纳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三是广泛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全体人员出版融合发展意识,提高相关岗位人员专业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出版社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第三,加强出版融合发展资源保障。一方面安排专门的融合发展经费,用于发展所需的器材、设备、奖励、培训等开支;另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设置专门场地、配备专业设备、借力前沿技术、提供培训资源等,不断加大对融合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步伐。


  (作者: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


责任编辑:陈沁审核:戴靖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扬长培优 提质增效
来源:党报头条客户端 2022-10-13 17:38:27
      谋划先行,保证方向正确和目标清晰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人民日报出版社对标《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把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对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作了全局化的部署,并纳入出版社“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第一,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双效统一”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出好书”的出版理念;坚持“守正创新”的发展策略,在严把政治方向关、出版导向关、价值取向关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确保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始终沿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前进。第二,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客观看待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辩证关系,将融合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全社各项业务中。要“有”更要优,通过打造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精品项目和创新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手段,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使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确保改革发挥最大效益。第三,统筹规划发展布局。在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下,坚持全员参加与专人负责相结合。树立整个出版社及旗下《人民周刊》杂志社“一盘棋”意识,在加强组织领导和实施重点布局方面共同发力,自上而下逐级抓好贯彻落实,既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图书编辑、营销人员的融合发展主动性、积极性,也强化融合发展部门专职人员的创造性、开拓性,合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内容为王,坚持精品引领和优势互补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下属出版单位,是人民日报独特地位和职责使命在图书出版领域的重要延伸和体现,既拥有人民日报优质内容和人才的资源优势,又拥有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敏锐性兼备的专业特长。人民日报出版社在人民日报社深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整体思路下,立足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打造重点领域内容精品,协同合作整合资源,强化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内容建设,大力推进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发挥出版社内容资源和编辑把关优势,优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结构。一方面依托原有优质传统出版资源,特别是已成品牌的党政类、新闻类传统纸书内容资源,持续做好电子书、有声书、集图文音视频于一体的融媒体图书等多形态数字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原创优质内容建设,从火热社会实践和群众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发现选题,大力开发纯电子书、电子杂志等独立数字产品。同时,对优质版权资源进行开发,围绕IP打造品牌标识,开发文创周边产品和影视、音视频等衍生产品。第二,坚持精品引领、精品带动,积极培育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优质项目。把项目作为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组织形式,瞄准行业需求,突出重点领域,整合优质资源,加强创意策划,大力孵化培育体现人民日报特色优势、拥有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具有广泛影响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出版项目,如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和“百佳数字出版精品项目献礼建党百年专栏”的《习近平用典》系列融媒体出版物等。有力发挥重点项目和精品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出更多双效俱佳的标杆性拳头产品,打造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品牌。第三,加强协同合作,通过版权合作、共同策划、联名共建等方式整合更多优质内容资源。一方面积极对接报社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机制,与报社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加强沟通联络;另一方面广泛联合业内外相关单位,开展业务交流和跨界合作。通过更多样、更频繁的交互和联动有效对接资源,在内容、技术、渠道、人才、市场开发等方面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赋能。效果导向,创新呈现方式和传播手段《实施意见》强调,要“坚持效果导向”“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对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构建融媒体出版传播体系,人民日报出版社坚持市场导向、效果导向,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第一,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适应数字时代网络传播分众化、差异化趋势,不断跟踪研究适合受众特点的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和传播技巧。围绕《实施意见》中“新型阅读需求”“适合网络传播”“多介质、多角度延伸”“新型传播手段”“全媒体运营推广”等关键词,积极贴近读者,增强服务意识,关注技术影响,探索从内容立意、编排形式,到呈现方式、传播手段等都更受读者欢迎的融合产品和服务,在充分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的同时,促使用户体验得到有效提升,构建内容增值、产品增效的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体系。第二,加强融媒体运营推广。对融合发展项目进行融合营销传播设计,使得优质出版内容与多元营销传播形成良性互动,提高融合发展产品和服务的传播力及影响力。一方面以入选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官方抖音号为基础,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今日头条、微博及《人民周刊》杂志社网、端、微等多种传播手段,形成融媒体传播矩阵;另一方面在策采编发各环节加强沟通协作,根据各平台内容传播定位进行各种生产要素和媒介资源的有效整合,放大一体效能。同时,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模式及销售渠道,如探索提升用户参与感的短视频营销和直播带货等,精准营销传播,直达目标读者。第三,积极推动融合共生。以往提到出版融合,多是出版与技术的融合,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并不普遍。《实施意见》提出“在出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出版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拓展融合发展新模式”“释放产业链各要素活力”,拓宽了出版融合发展思路,既要内部融合,也要向外融合。通过向外进行资源融合、业务融合乃至机构融合,出版单位可解决独自开展融合发展业务时的掣肘之处,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尤其有助于以内容IP运作为驱动,打造多层次、多向性和多元化的产品线,构建附加值高、功能多样的“出版+”业态。深化改革,健全出版融合发展保障体系构建融合出版结构体系,赋能数字时代传统出版业务转型升级,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围绕构建协调机制、建强人才队伍、加强资源保障等,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体制机制上为融合发展夯实基础,做好全方位的准备。第一,建立出版融合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履行融合发展主体责任,社长亲自抓,社务会统筹部署,分管领导指挥落实,全体员工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一方面成立融合发展中心,整合原有融合发展相关业务、人员、资源,作为具体落实的专职部门和“先头部队”,开拓、引领出版社整体融合发展业务创新;另一方面申请成立工作室,整合出版社出版资源与旗下《人民周刊》杂志社采编资源,联合打造分众化的融媒体产品,实现出版优势与媒体优势互补。第二,建强出版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一是通过从现有部门和岗位中深度挖潜,引导、培养传统人才转型,同时有针对性地从外部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充实融合发展人才队伍;二是通过健全融合发展制度体系、新型人才培养和考核激励体系,将融合出版纳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三是广泛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全体人员出版融合发展意识,提高相关岗位人员专业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出版社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三,加强出版融合发展资源保障。一方面安排专门的融合发展经费,用于发展所需的器材、设备、奖励、培训等开支;另一方面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设置专门场地、配备专业设备、借力前沿技术、提供培训资源等,不断加大对融合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加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步伐。(作者:人民日报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