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文旅康养
科技助力文物保护 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刘喆 发布时间:2020-09-03 15:26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近日,“十四五”文物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传承,成为与会专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深入人心,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等纷纷创新利用包括环境监测、三维扫描、数字化等在内的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注入了活力。

预防性保护让文物不再“生病”

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

日前,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敦煌文物的保护目前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他介绍,在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了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工作人员可从电脑系统看见相应红灯亮起。旅游管理人员会及时暂停该窟的开放,让它“休息”。

他形象地比喻:“生了病要去医院,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别让它生病啊。”

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也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成和他的团队近10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

他们参与研发的“恒湿洁净高气密展柜系统”,让蒲松龄纪念馆的纸质文物“住”进了配有气体净化装置和控湿装置等的高气密沿墙展柜。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波动造成的纸质文物老化,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的同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配有气体净化装置和控湿装置等的高气密沿墙展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供图

刘成表示,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将可以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地保护和更加全面地展示。

数字化保护使文物得以“重生”

今夏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古桥、古城墙受损。不少专家呼吁尽早建立健全包括三维数字模型在内的文物数据档案。文物数字化保护,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数字化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莫高窟开始进行壁画数字化试验。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认为:只有把敦煌石窟所有文物的信息数字化,才能切实地让敦煌石窟信息永久保存,才能真正地让后代永续利用。

在各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研究院完成了200余个洞窟的图像采集、100余个洞窟的图像处理。如今,全球网民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进入“数字敦煌”资源库,在30个洞窟里进行720度全景漫游。

今年2月,敦煌研究院参与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观众可以在微信和QQ两大社交平台在线观看敦煌石窟,体验石窟文化艺术。

数字化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

观众在“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的穿搭服饰区域体验体感试衣。人民网 刘喆摄

数字化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上世纪20年代,太原天龙山石窟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为让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了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

2019年7月,作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成功在法国展出。今年7月,展览云平台上线,海外流失文物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

融合创新助文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建成并运营国内首个用于文物劣化机理研究的大型多场耦合实验室,首次将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成功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并以“数字文保与智慧文博典型示范”荣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单体类基地十强榜单”。

在距离敦煌3000多公里外的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也充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出“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和云上展示,构架从古到今的桥梁。

据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今年疫情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在不同层面搭建的网上展示平台,把大量文物背后的知识通过“五个一”(一物、一文、一技、一例、一问)的形式推向观众。同时还组织国际学者联合推出了“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开创了以空间为切入点、通过丝绸讲述丝绸之路时空规律的文物展示利用传播新模式。

数据显示,今年疫情期间,全国2000余家博物馆开启了“云展览”模式,吸引了超过50亿人次观览。借助5G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期待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也让穿越千年的文化得以永续保存,历久弥新。


责任编辑:董硕审核: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科技助力文物保护 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2020-09-03 15:26:16
      近日,“十四五”文物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传承,成为与会专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深入人心,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等纷纷创新利用包括环境监测、三维扫描、数字化等在内的先进技术手段,为文物保护注入了活力。预防性保护让文物不再“生病”预防性保护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日前,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敦煌文物的保护目前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预防性保护。他介绍,在石窟内,工作人员应用科技手段,对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实施了全面监控。一旦数值超标,工作人员可从电脑系统看见相应红灯亮起。旅游管理人员会及时暂停该窟的开放,让它“休息”。他形象地比喻:“生了病要去医院,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别让它生病啊。”避免“健康”文物因环境变化“生病”,也是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刘成和他的团队近10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他们参与研发的“恒湿洁净高气密展柜系统”,让蒲松龄纪念馆的纸质文物“住”进了配有气体净化装置和控湿装置等的高气密沿墙展柜。避免了因空气湿度和颗粒物浓度波动造成的纸质文物老化,也让馆藏文物在展示的同时依然能够得到有效保护。配有气体净化装置和控湿装置等的高气密沿墙展柜。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供图刘成表示,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文物信息化平台将可以实现各种文物本体与环境数据的实时传送。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将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化指引下,让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加安全地保护和更加全面地展示。数字化保护使文物得以“重生”今夏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古桥、古城墙受损。不少专家呼吁尽早建立健全包括三维数字模型在内的文物数据档案。文物数字化保护,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数字化是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手段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敦煌莫高窟开始进行壁画数字化试验。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认为:只有把敦煌石窟所有文物的信息数字化,才能切实地让敦煌石窟信息永久保存,才能真正地让后代永续利用。在各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敦煌研究院完成了200余个洞窟的图像采集、100余个洞窟的图像处理。如今,全球网民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进入“数字敦煌”资源库,在30个洞窟里进行720度全景漫游。今年2月,敦煌研究院参与开发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观众可以在微信和QQ两大社交平台在线观看敦煌石窟,体验石窟文化艺术。数字化让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也增强了文化传播的效果。2017年,在养心殿关闭修缮期间,“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弥补了人们无法参观的遗憾。展览设在端门数字馆,通过AI、VR、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观众能够全方位体验“养心殿的一天”。观众在“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的穿搭服饰区域体验体感试衣。人民网刘喆摄数字化让流失文物得以重生。上世纪20年代,太原天龙山石窟因盗凿导致精品文物流失海外。为让天龙山石窟“重见天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多所高校、文博单位合作,历时六年,采集到100余件天龙山流失造像的三维数据,实现了11座主要洞窟的专业数字复原。2019年7月,作为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美成天龙---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成功在法国展出。今年7月,展览云平台上线,海外流失文物以数字“虚拟”形式重现旧日盛颜。融合创新助文保工作迈上新台阶文物保护,离不开各单位的通力合作和技术的融合创新。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建成并运营国内首个用于文物劣化机理研究的大型多场耦合实验室,首次将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成功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并以“数字文保与智慧文博典型示范”荣列“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单体类基地十强榜单”。在距离敦煌3000多公里外的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也充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出“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和云上展示,构架从古到今的桥梁。据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今年疫情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在不同层面搭建的网上展示平台,把大量文物背后的知识通过“五个一”(一物、一文、一技、一例、一问)的形式推向观众。同时还组织国际学者联合推出了“世界丝绸互动地图”项目,开创了以空间为切入点、通过丝绸讲述丝绸之路时空规律的文物展示利用传播新模式。数据显示,今年疫情期间,全国2000余家博物馆开启了“云展览”模式,吸引了超过50亿人次观览。借助5G直播、数字化等新技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也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期待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发展,让文物保护拥有更坚实的依靠,也让穿越千年的文化得以永续保存,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