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头条官网>>红色经典
红色档案,百年征程中的江苏记忆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于锋 发布时间:2021-06-25 15:59
生成海报

党报头条是中国报业协会所属融媒矩阵平台

80b348dd40149f74afb169c3bf604a1a.jpg

唐坚烈士文稿


aa41473f2a2072f18c29a70c886b9d2c.jpg

《苏中七战七捷的概述》


65ea6bea08b1c3ad82fd50e526671dc0.jpg

李云鹏烈士家信


ab3d923713d0a0916641eb3de8690191.jpg

《少年先锋队队章》


43b7d82310ab5fb7f1fafb6ebb63a235.jpg

扬州军管会“第一号通令”


3bb080321723c5146cbd31086cc9af6f.jpg

红领巾水库命名报告


  一页页饱经沧桑的纸张,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


  为充分挖掘江苏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今年以来,江苏省档案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件红色珍档”评选活动。各设区市档案馆推荐红色珍贵档案多达329件(组),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2020年,最终评选出的“百件红色珍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成立党组织、成长和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人文周刊》记录版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件珍贵档案,让我们在对红色档案的审视和阅读中,触摸红色血脉,感知革命先辈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他牺牲时,


  枕边放着《共产党宣言》


  “她想向恶烈的北风抗争,对准那狂风的来处猛进。虽然冻僵了双翅,虽然急促了呼吸,可是还要将残余的力气,飞翔,飞翔,飞翔……”这是牺牲在南京的高文华烈士所写的诗歌《人祸》,表达了他为了争取革命胜利,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决心。


  高文华(化名程清、高潮),1908年生于无锡南岸桥弄,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和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过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5年,高文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早在北伐军中,高文华就识破了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反动面目,他开始秘密进行反蒋活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离开国民党军队,回到家乡无锡,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组织农民暴动,担任过共青团无锡县委书记。1928年3月,高文华不幸被敌人逮捕,被押解到南京,囚于老虎桥江苏第一监狱中。


  虽然身陷囹圄,高文华却从来没有对敌人屈服,始终坚守着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他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写道:“真理终永恒地存在于宇宙中,现在善恶不能分清,但总有分清之一日。”高文华的妹妹高福珍巧妙机智地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送入牢中,高文华在读完《资本论》后,兴奋地写信对妹妹说:“(《资本论》)是一部最好的书,百读不厌,越看越有滋味。”


  1931年7月,由于狱中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敌人长期的残酷迫害,高文华身体羸弱不堪,不幸染上伤寒逝世,年仅23岁。临死之前,他将一些书和食物分送给难友,仅留下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在枕边。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反动派终究是会灭亡的!”


  高文华从狱中寄回家的信件和诗稿一直由家人保存。2019年7月,他的外甥女高忆清将高文华写给姐姐和父亲的两封书信捐赠给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珍藏,江苏省档案馆则保存着高文华的诗稿《人祸》。从这三份档案里,人们能够读懂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初心。


  藏于砖墙中的


  “八十二烈士”书信


  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在今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英勇阻击日伪军三千多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四连指战员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英勇顽强,死战不退,毙敌一百七十多人,四连八十二名指战员全部壮烈殉国。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们的英名万古长存。朱德总司令赞誉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元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这样表彰刘老庄连:“连长白思才,副连长石学富,政指李云鹏,文教孙尊明,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等以下计八十二人,无一投降者,无一生还者,呜呼壮矣!……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


  刘老庄战斗已经过去近80年,八十二烈士中留下姓名的不多,留下的遗物主要就是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同志写给父母的家信。


  沛县档案馆研究专家介绍,李云鹏,原名李凯门,沛县栖山镇李集村人,1920年3月出生,1936年参加华山抗日先锋队、游击队,1938年参加苏鲁豫游击三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斗打响之前,李云鹏给父母寄去了两封家书。在信中,他表达了对家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请家人不要为自己担心。考虑到信件可能会受到日伪军的检查,李云鹏在信中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但字里行间,人们依然能读出他对参加新四军、投身抗战的无怨无悔,“待风息波静,凯旋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一句,体现了他对抗战最终胜利的坚强信心,以及盼望和家人早日团聚的真挚愿望。


  李云鹏的家人收到信后,将书信藏在家中砖墙中保存了下来。如今,这两封珍藏于沛县档案馆的书信也成为珍贵的红色档案馆藏。凝望着薄薄的几页信纸,目光随着俊秀的一行行文字移动,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高尚情怀,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后来者。


  一本烈士日记,


  父子跨越时空的对话


  泗阳县档案馆珍藏着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唐坚烈士的文稿。烈士留下的珍贵文字,展现了他炽热的爱国情怀,还原了一位革命者的伟岸形象。


  唐坚烈士1919年5月生于泗阳一个农民家庭,1941年夏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盐城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在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工作。1943年秋,唐坚深入八集李圩日军据点,做地下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撤退,被日军逮捕,虽经严刑拷打,只字未供,后被敌人以割喉的残忍方式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唐坚文稿的重新发现,来自于一次偶然。1954年,唐坚的儿子唐正理正在读小学。一天,他在家中的柜子中翻出了一叠书,一本日记本夹在其中,封面上端正地写着“唐坚”二字,翻开后,里面是父亲留下的一行行清晰字迹。


  日记中,唐坚高声疾呼同胞们要奋起抗日救亡:“要有牺牲的精神,国家既到这样的地步,我们就不能再犹豫了,我们想既是生死关头,我为国民的,更不能有偷生怕死的心。”他倾诉对父母的思念:“不过我单身离乡,总觉得有些陌生,恨不能一翅飞到您的身边,同您老人家说几句话儿。”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村中有我一所茅舍,北面有砂礓河,河内流水汩汩,村东有马路一条,交通便利,村周围种着许多树木,空气很新鲜。”他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使我祖国在世界上称雄,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光荣,那时才真快乐呢!”


  唐坚牺牲时,唐正理仅3岁。这一本日记,让唐正理与父亲有了第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父亲曾经漫漶的形象在他的眼前高大、丰满起来。从那时起,唐正理致力于搜集父亲的遗稿,寻觅他短暂一生中留在世间的文字。2013年,汇集了唐坚学生时代32篇作文、69篇日记、23篇读书笔记的《随安居文稿》出版。随后,唐正理又将唐坚文稿捐赠泗阳县档案馆保存。泗阳县档案馆专家姜云路说,今天,读着这本70多年前日记中力透纸背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烈士不惜牺牲、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为烈士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所动容。


  民族解放小号手,


  将足迹印在大地上


  1935年10月10日,淮安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率领下,组成新安旅行团,走向民族解放的战场,为唤醒民众抗日救亡,奔走呼号。孩子们的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市、区),行程五万余里,历时17年。


  是什么让这支“少年革命团体”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严密的纪律性?江苏省档案馆专家告诉记者,现存于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少年先锋队队章》,告诉了我们答案。


  1945年5月17日,新安旅行团在盐阜区行政公署大礼堂组织召开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决定根据陈毅、刘少奇等领导的指示,深入盐阜地区各县广泛发动和组织儿童团,完成组织十八万儿童团的重任。


  大会上成立了盐阜区少年儿童团总部,选举新旅团员左林任总团长,并通过了由新安旅行团起草的《少年先锋队队章》。队章共包括“我们的目的”“什么人可以入队”“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队风”“纪律和公约”六个部分,明确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目的,规定了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队风,制定了队纪队规及服务公约,细化了组织领导、产生办法、职务分工、下设机构、会议章程等具体要求。这份《队章》可以说是最早的规范少年儿童活动的组织和章程,体现了当年少年先锋队工作组织完善,纪律严明。


  在起草《少年先锋队队章》前,新安旅行团团员还自行设计了“新安旅行团团徽”,以中国版图为主题背景,由两名儿童头像与新安旅行团字样巧妙组合而成,这几枚珍贵的团徽,如今也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中收藏。


  七战七捷总结报告,


  粟裕将军运筹帷幄


  1946年7月,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我华东解放区发起猖狂进攻。在苏中战场,华中野战军遵循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指示,在粟裕司令员指挥下,在江都至如皋一线摆开战场,迎击敌军。我军15个团共约2.5万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先后取得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坚战、丁堰林梓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7次作战胜利,歼敌5.3万人,赢得苏中战役的胜利,此役也被称为“苏中七战七捷”。


  和解放战争中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相比,“苏中七战七捷”规模虽小,却意义重大。它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取得的第一场规模较大的胜利,扭转了整个解放区南线战局的形势,为解放军部队增添了信心。“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证明,处于兵力、装备等劣势的一方,只要采取正确的战役指导和灵活的战术原则,完全能够战胜优势的一方。


  保存在江苏省档案馆的“粟裕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总结报告”,也称为《苏中七战七捷的概述》,是粟裕司令员于1946年9月25日在华野干部会议上对整个战役做的总结报告。粟裕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客观地总结了作战经验,还附有各个战役的形势图,是我军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献。


  报告中,粟裕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分析了我军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他指出,从政治上来讲,我军是自卫作战,是为消除内战,保卫和平民主,保卫解放区而战,是正义的战争,得到解放区人民全力的支持,特别重要的是有党中央与上级的正确领导。而国民党军恰与我军相反,其军队内部存在厌战情绪,官兵矛盾,派系矛盾等。从军事上说,华中野战军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战略上采取了持久战,坚决地执行了中央的指示,采取了战役战斗的速决战,各部队协同动作……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一起,决定了我军必然取得胜利。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在报告中,粟裕还指出了我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协同动作、通信联络、侦察警戒等方面。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敢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实事求是的可贵品德,从谏如流的宽阔胸襟。”江苏省档案馆的专家说。


  第一号通令,


  一份古城保护的油印布告


  扬州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保存着完好的古城风貌和城市布局。1949年2月扬州解放后,新成立的扬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的“第一号通令”就明确要求保护扬州古城,从而掀开了新中国有效保护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序幕。


  “扬州为我国有名古城,名胜古迹图书古物遗留极多,此乃我民族文化之珍贵遗产,我党、政、军民团体应对所属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到党的政策上来认识,不独应率先倡导,加意爱惜,且应严格保护,防止任何人破坏……”保存在扬州市档案馆的“第一号通令”发布于1949年2月10日,上面有军管会主任刘先胜和两位副主任的亲笔签字。通令为油印布告,纸质已发黄,但字迹清晰可辨。


  1949年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部队解放扬州。仓皇逃窜的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由于战火,扬州的很多古迹遭到了毁坏。《新华日报·华中版》刊发消息说:“在敌伪长期统治糟蹋下,扬州繁荣已不像从前了,这次被我军解放,将永远的归入人民之手。”


  百废待兴,扬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首先想到的是对扬州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发布的“第一号通令”正是事关古城保护。“通令”明确了扬州古城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表达了政府致力于保护名胜古迹和图书古物的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和人民政权历来就有保护古物的意识和风气。


  扬州市档案馆专家介绍,扬州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号通令”是扬州最早的一份关于古城保护的历史文献。扬州对古城和文物守护的步伐,从新中国成立后从未停歇。1949年10月,苏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扬州成立。三年后,专职保护文物的扬州市市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也成立了。如今,扬州已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城,很多人期盼的旅游目的地。扬州在古城保护与文化遗产守护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正是始于这一张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的油印布告。


  长江大桥上,


  “三面红旗”由谁设计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68年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并且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公路、铁路两用桥。江苏省档案馆收藏着大量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相关的档案,形成于1956年至2012年。


  这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南京长江大桥施工计划报告书及图纸,全桥总图包括正桥、引桥、沉井、钢梁等施工图纸,综合预算书、决算书,以及勘测、钻探、施工组织、桥头堡修造等相关工程建设档案和文书档案221件;二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开通,国家领导人陪同外国元首、各国代表团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中外各界人士与南京长江大桥合影等照片底片档案2900余张;三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南京长江大桥副总工程师李家咸,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设计师钟训正教授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相关口述档案190分钟。


  桥头堡是南京长江大桥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铁道部大桥工程局1959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美术设计方案的说明书》显示,早在设计阶段,桥头堡就被要求具有雄伟壮丽的外貌,把正桥与很长的引桥恰当地衔接起来,同时还须具有社会主义祖国崭新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我国勤劳勇敢的人民在飞跃前进中的豪迈气概。江苏省档案馆的大桥档案还原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从设计到建造的历史:在设计阶段,全国17个单位提交的桥头堡设计方案就有58个,图纸144张。在设计风格上,古典和现代都有,中式和西式兼具,有中国的亭台楼阁,也有西式的城堡宫殿。最终,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助教钟训正(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两面红旗”设计方案被选中,只是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将“两面红旗”改为了“三面红旗”。周总理还特别指示:红旗的颜色要鲜艳,而且要永不褪色。


  专家介绍,南京长江大桥档案是江苏独有的一批珍贵档案,它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以及我国广大桥梁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导下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应用现代技术解决了复杂的工程问题,在桥梁建设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支援农业,


  少先队员捐建“红领巾水库”


  1957年10月25日,《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又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正式公布,这个纲要是我国“一五”到“三五”期间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总纲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发布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兴水利大办农业的高潮。


  在南京,雨花台区第一中心小学的449名少先队员被“四十条”深深感动和振奋,他们向全省少先队员发出了“我们也来支援四十条”的倡议,提出要通过打猪草、卖废纸、刮猪鬃、种向日葵等方式获得劳动收入,为江苏广大农村实现“农业四十条”贡献力量,在苏北革命老区最需要的地方修建“红领巾水库”和“红领巾水闸”。


  这一倡议得到了共青团江苏省委的大力支持,团省委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江苏少年儿童“我们也来支援四十条”活动,全省少年儿童积极响应,孩子们捐出劳动所得,很快就筹得了七万余元,在赣榆县班庄镇建造了“红领巾水库”,在涟水县建造“红领巾水闸”,以支援徐淮地区的农业生产。1958年劳动节前夕,位于赣榆县班庄镇前集村北的红领巾水库抢在汛期前竣工,时任江苏省省长惠浴宇剪彩。全部工程共完成土石方29.5万立方米,建成长830米的大坝1座,防水堤1道,溢洪道1道,灌溉闸2座,节制闸7座,支斗渠进水闸13座,总库容441万立方米,可灌良田2.2万亩。江苏少年儿童捐建“红领巾水库”一事经《新民报》报道后,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关注,并专门作出批示。


  在江苏省档案馆和连云港市赣榆区档案馆,收藏着多件和红领巾水库有关的档案,老照片记录了少年儿童参加水库建设的难忘瞬间。少先队员们一分钱一分钱捐建出来的红领巾水库至今还在防洪、灌溉、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记者 于锋)

责任编辑:王文钰审核:金春妮
微信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
红色档案,百年征程中的江苏记忆
来源:新华日报 2021-06-25 15:59:42
      唐坚烈士文稿《苏中七战七捷的概述》李云鹏烈士家信《少年先锋队队章》扬州军管会“第一号通令”红领巾水库命名报告一页页饱经沧桑的纸张,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为充分挖掘江苏丰富的红色档案资源,今年以来,江苏省档案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百件红色珍档”评选活动。各设区市档案馆推荐红色珍贵档案多达329件(组),时间跨度从1922年至2020年,最终评选出的“百件红色珍档”,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江苏成立党组织、成长和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人文周刊》记录版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件珍贵档案,让我们在对红色档案的审视和阅读中,触摸红色血脉,感知革命先辈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进而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他牺牲时,枕边放着《共产党宣言》“她想向恶烈的北风抗争,对准那狂风的来处猛进。虽然冻僵了双翅,虽然急促了呼吸,可是还要将残余的力气,飞翔,飞翔,飞翔……”这是牺牲在南京的高文华烈士所写的诗歌《人祸》,表达了他为了争取革命胜利,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决心。高文华(化名程清、高潮),1908年生于无锡南岸桥弄,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和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过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5年,高文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早在北伐军中,高文华就识破了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反动面目,他开始秘密进行反蒋活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离开国民党军队,回到家乡无锡,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组织农民暴动,担任过共青团无锡县委书记。1928年3月,高文华不幸被敌人逮捕,被押解到南京,囚于老虎桥江苏第一监狱中。虽然身陷囹圄,高文华却从来没有对敌人屈服,始终坚守着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他在给家人的书信中写道:“真理终永恒地存在于宇宙中,现在善恶不能分清,但总有分清之一日。”高文华的妹妹高福珍巧妙机智地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送入牢中,高文华在读完《资本论》后,兴奋地写信对妹妹说:“(《资本论》)是一部最好的书,百读不厌,越看越有滋味。”1931年7月,由于狱中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敌人长期的残酷迫害,高文华身体羸弱不堪,不幸染上伤寒逝世,年仅23岁。临死之前,他将一些书和食物分送给难友,仅留下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在枕边。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反动派终究是会灭亡的!”高文华从狱中寄回家的信件和诗稿一直由家人保存。2019年7月,他的外甥女高忆清将高文华写给姐姐和父亲的两封书信捐赠给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珍藏,江苏省档案馆则保存着高文华的诗稿《人祸》。从这三份档案里,人们能够读懂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初心。藏于砖墙中的“八十二烈士”书信1943年3月18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在今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英勇阻击日伪军三千多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四连指战员们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英勇顽强,死战不退,毙敌一百七十多人,四连八十二名指战员全部壮烈殉国。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他们的英名万古长存。朱德总司令赞誉他们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元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这样表彰刘老庄连:“连长白思才,副连长石学富,政指李云鹏,文教孙尊明,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等以下计八十二人,无一投降者,无一生还者,呜呼壮矣!……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刘老庄战斗已经过去近80年,八十二烈士中留下姓名的不多,留下的遗物主要就是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同志写给父母的家信。沛县档案馆研究专家介绍,李云鹏,原名李凯门,沛县栖山镇李集村人,1920年3月出生,1936年参加华山抗日先锋队、游击队,1938年参加苏鲁豫游击三大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战斗打响之前,李云鹏给父母寄去了两封家书。在信中,他表达了对家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请家人不要为自己担心。考虑到信件可能会受到日伪军的检查,李云鹏在信中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但字里行间,人们依然能读出他对参加新四军、投身抗战的无怨无悔,“待风息波静,凯旋而归,全家团聚,以报此恩”一句,体现了他对抗战最终胜利的坚强信心,以及盼望和家人早日团聚的真挚愿望。李云鹏的家人收到信后,将书信藏在家中砖墙中保存了下来。如今,这两封珍藏于沛县档案馆的书信也成为珍贵的红色档案馆藏。凝望着薄薄的几页信纸,目光随着俊秀的一行行文字移动,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高尚情怀,深深感动着每一位后来者。一本烈士日记,父子跨越时空的对话泗阳县档案馆珍藏着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唐坚烈士的文稿。烈士留下的珍贵文字,展现了他炽热的爱国情怀,还原了一位革命者的伟岸形象。唐坚烈士1919年5月生于泗阳一个农民家庭,1941年夏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盐城分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在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工作。1943年秋,唐坚深入八集李圩日军据点,做地下工作,在一次战斗中为掩护战友撤退,被日军逮捕,虽经严刑拷打,只字未供,后被敌人以割喉的残忍方式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唐坚文稿的重新发现,来自于一次偶然。1954年,唐坚的儿子唐正理正在读小学。一天,他在家中的柜子中翻出了一叠书,一本日记本夹在其中,封面上端正地写着“唐坚”二字,翻开后,里面是父亲留下的一行行清晰字迹。日记中,唐坚高声疾呼同胞们要奋起抗日救亡:“要有牺牲的精神,国家既到这样的地步,我们就不能再犹豫了,我们想既是生死关头,我为国民的,更不能有偷生怕死的心。”他倾诉对父母的思念:“不过我单身离乡,总觉得有些陌生,恨不能一翅飞到您的身边,同您老人家说几句话儿。”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村中有我一所茅舍,北面有砂礓河,河内流水汩汩,村东有马路一条,交通便利,村周围种着许多树木,空气很新鲜。”他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使我祖国在世界上称雄,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光荣,那时才真快乐呢!”唐坚牺牲时,唐正理仅3岁。这一本日记,让唐正理与父亲有了第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父亲曾经漫漶的形象在他的眼前高大、丰满起来。从那时起,唐正理致力于搜集父亲的遗稿,寻觅他短暂一生中留在世间的文字。2013年,汇集了唐坚学生时代32篇作文、69篇日记、23篇读书笔记的《随安居文稿》出版。随后,唐正理又将唐坚文稿捐赠泗阳县档案馆保存。泗阳县档案馆专家姜云路说,今天,读着这本70多年前日记中力透纸背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烈士不惜牺牲、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为烈士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所动容。民族解放小号手,将足迹印在大地上1935年10月10日,淮安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率领下,组成新安旅行团,走向民族解放的战场,为唤醒民众抗日救亡,奔走呼号。孩子们的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市、区),行程五万余里,历时17年。是什么让这支“少年革命团体”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严密的纪律性?江苏省档案馆专家告诉记者,现存于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的《少年先锋队队章》,告诉了我们答案。1945年5月17日,新安旅行团在盐阜区行政公署大礼堂组织召开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决定根据陈毅、刘少奇等领导的指示,深入盐阜地区各县广泛发动和组织儿童团,完成组织十八万儿童团的重任。大会上成立了盐阜区少年儿童团总部,选举新旅团员左林任总团长,并通过了由新安旅行团起草的《少年先锋队队章》。队章共包括“我们的目的”“什么人可以入队”“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队风”“纪律和公约”六个部分,明确了加入少年先锋队的目的,规定了队员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队风,制定了队纪队规及服务公约,细化了组织领导、产生办法、职务分工、下设机构、会议章程等具体要求。这份《队章》可以说是最早的规范少年儿童活动的组织和章程,体现了当年少年先锋队工作组织完善,纪律严明。在起草《少年先锋队队章》前,新安旅行团团员还自行设计了“新安旅行团团徽”,以中国版图为主题背景,由两名儿童头像与新安旅行团字样巧妙组合而成,这几枚珍贵的团徽,如今也在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中收藏。七战七捷总结报告,粟裕将军运筹帷幄1946年7月,国民党集中正规军58个旅约46万人,向我华东解放区发起猖狂进攻。在苏中战场,华中野战军遵循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的指示,在粟裕司令员指挥下,在江都至如皋一线摆开战场,迎击敌军。我军15个团共约2.5万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从7月13日到8月31日,先后取得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坚战、丁堰林梓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7次作战胜利,歼敌5.3万人,赢得苏中战役的胜利,此役也被称为“苏中七战七捷”。和解放战争中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相比,“苏中七战七捷”规模虽小,却意义重大。它是解放战争以来我军取得的第一场规模较大的胜利,扭转了整个解放区南线战局的形势,为解放军部队增添了信心。“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证明,处于兵力、装备等劣势的一方,只要采取正确的战役指导和灵活的战术原则,完全能够战胜优势的一方。保存在江苏省档案馆的“粟裕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总结报告”,也称为《苏中七战七捷的概述》,是粟裕司令员于1946年9月25日在华野干部会议上对整个战役做的总结报告。粟裕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战斗经过,客观地总结了作战经验,还附有各个战役的形势图,是我军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文献。报告中,粟裕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分析了我军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他指出,从政治上来讲,我军是自卫作战,是为消除内战,保卫和平民主,保卫解放区而战,是正义的战争,得到解放区人民全力的支持,特别重要的是有党中央与上级的正确领导。而国民党军恰与我军相反,其军队内部存在厌战情绪,官兵矛盾,派系矛盾等。从军事上说,华中野战军没有机械地教条主义地运用战略指导原则,战略上采取了持久战,坚决地执行了中央的指示,采取了战役战斗的速决战,各部队协同动作……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一起,决定了我军必然取得胜利。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在报告中,粟裕还指出了我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协同动作、通信联络、侦察警戒等方面。“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敢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实事求是的可贵品德,从谏如流的宽阔胸襟。”江苏省档案馆的专家说。第一号通令,一份古城保护的油印布告扬州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保存着完好的古城风貌和城市布局。1949年2月扬州解放后,新成立的扬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的“第一号通令”就明确要求保护扬州古城,从而掀开了新中国有效保护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序幕。“扬州为我国有名古城,名胜古迹图书古物遗留极多,此乃我民族文化之珍贵遗产,我党、政、军民团体应对所属人员进行教育,提高到党的政策上来认识,不独应率先倡导,加意爱惜,且应严格保护,防止任何人破坏……”保存在扬州市档案馆的“第一号通令”发布于1949年2月10日,上面有军管会主任刘先胜和两位副主任的亲笔签字。通令为油印布告,纸质已发黄,但字迹清晰可辨。1949年1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部队解放扬州。仓皇逃窜的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由于战火,扬州的很多古迹遭到了毁坏。《新华日报·华中版》刊发消息说:“在敌伪长期统治糟蹋下,扬州繁荣已不像从前了,这次被我军解放,将永远的归入人民之手。”百废待兴,扬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首先想到的是对扬州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发布的“第一号通令”正是事关古城保护。“通令”明确了扬州古城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表达了政府致力于保护名胜古迹和图书古物的决心,表明了我们党和人民政权历来就有保护古物的意识和风气。扬州市档案馆专家介绍,扬州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号通令”是扬州最早的一份关于古城保护的历史文献。扬州对古城和文物守护的步伐,从新中国成立后从未停歇。1949年10月,苏北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扬州成立。三年后,专职保护文物的扬州市市级文物管理委员会也成立了。如今,扬州已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城,很多人期盼的旅游目的地。扬州在古城保护与文化遗产守护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正是始于这一张看似普通、却意义深远的油印布告。长江大桥上,“三面红旗”由谁设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68年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并且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公路、铁路两用桥。江苏省档案馆收藏着大量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相关的档案,形成于1956年至2012年。这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南京长江大桥施工计划报告书及图纸,全桥总图包括正桥、引桥、沉井、钢梁等施工图纸,综合预算书、决算书,以及勘测、钻探、施工组织、桥头堡修造等相关工程建设档案和文书档案221件;二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开通,国家领导人陪同外国元首、各国代表团参观南京长江大桥,中外各界人士与南京长江大桥合影等照片底片档案2900余张;三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南京长江大桥副总工程师李家咸,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设计师钟训正教授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施工的相关口述档案190分钟。桥头堡是南京长江大桥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铁道部大桥工程局1959年12月《南京长江大桥美术设计方案的说明书》显示,早在设计阶段,桥头堡就被要求具有雄伟壮丽的外貌,把正桥与很长的引桥恰当地衔接起来,同时还须具有社会主义祖国崭新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我国勤劳勇敢的人民在飞跃前进中的豪迈气概。江苏省档案馆的大桥档案还原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从设计到建造的历史:在设计阶段,全国17个单位提交的桥头堡设计方案就有58个,图纸144张。在设计风格上,古典和现代都有,中式和西式兼具,有中国的亭台楼阁,也有西式的城堡宫殿。最终,在周总理的建议下,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助教钟训正(现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两面红旗”设计方案被选中,只是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将“两面红旗”改为了“三面红旗”。周总理还特别指示:红旗的颜色要鲜艳,而且要永不褪色。专家介绍,南京长江大桥档案是江苏独有的一批珍贵档案,它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从中央到地方,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以及我国广大桥梁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指导下的创造力和战斗力。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应用现代技术解决了复杂的工程问题,在桥梁建设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支援农业,少先队员捐建“红领巾水库”1957年10月25日,《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又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正式公布,这个纲要是我国“一五”到“三五”期间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总纲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发布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兴水利大办农业的高潮。在南京,雨花台区第一中心小学的449名少先队员被“四十条”深深感动和振奋,他们向全省少先队员发出了“我们也来支援四十条”的倡议,提出要通过打猪草、卖废纸、刮猪鬃、种向日葵等方式获得劳动收入,为江苏广大农村实现“农业四十条”贡献力量,在苏北革命老区最需要的地方修建“红领巾水库”和“红领巾水闸”。这一倡议得到了共青团江苏省委的大力支持,团省委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江苏少年儿童“我们也来支援四十条”活动,全省少年儿童积极响应,孩子们捐出劳动所得,很快就筹得了七万余元,在赣榆县班庄镇建造了“红领巾水库”,在涟水县建造“红领巾水闸”,以支援徐淮地区的农业生产。1958年劳动节前夕,位于赣榆县班庄镇前集村北的红领巾水库抢在汛期前竣工,时任江苏省省长惠浴宇剪彩。全部工程共完成土石方29.5万立方米,建成长830米的大坝1座,防水堤1道,溢洪道1道,灌溉闸2座,节制闸7座,支斗渠进水闸13座,总库容441万立方米,可灌良田2.2万亩。江苏少年儿童捐建“红领巾水库”一事经《新民报》报道后,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关注,并专门作出批示。在江苏省档案馆和连云港市赣榆区档案馆,收藏着多件和红领巾水库有关的档案,老照片记录了少年儿童参加水库建设的难忘瞬间。少先队员们一分钱一分钱捐建出来的红领巾水库至今还在防洪、灌溉、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于锋)